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基于人工合成维度的量子模拟方面取得重要实验进展。该团队李传锋、许金时、韩永建等人将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的光子(又称为涡旋光子)束缚在简并光学谐振腔内,通过引入光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人工合成了一维的拓扑晶格,为拓扑量子模拟开创了一种新的方法。研究成果于4月19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李传锋、许金时等人在这一方向上进行了长期的实验探索,先后搭建了基于平面镜、球面镜和椭球面镜的简并光学腔[Opt. Lett. 42, 2042 (2017); Appl. Phys. Lett. 112, 201104 (2018); Opt. Lett. 44, 5254 (2019)],实现腔内超过46阶轨道角动量模式的谐振。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创造性地在驻波简并腔中引入具有各向异性的液晶相位片(如图a所示),实现腔内涡旋光子轨道角动量和光子自旋(即偏振)的耦合。腔内光子所携带的轨道角动量是整数分立的,与一维离散晶格相对应。因此携带不同轨道角动量的光子可以等效为位于不同晶格格点上的准粒子,并通过自旋自由度将具有不同轨道角动量的光子耦合起来,从而模拟粒子在不同晶格格点之间的来回跃迁(如图b所示)。
实验装置与理论模型示意图:a. 简并光学谐振腔b. 人工合成光子轨道角动量晶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