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喵-光学课堂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立方分束、分色、偏振棱镜的序列构建方法(ZEMAX)

2021-12-15 09:43| 发布者:Davis| 查看:3521| 评论:0|原作者: 静水流深光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利用ZEMAX序列构建立方分束、分色、偏振棱镜的方法,包括初始结构构建、多重结构构建等,同时提供了注意事项。立方分束棱镜在光路搭建中经常使用到,对于光学系统的传输和分束起着重要作用。


立方分束棱镜的序列构建方法

作者:静水流深光学

     

分束元件是光路搭建中经常使用到的,无论是传统的干涉光路,还是超前的激光通信光路,分束元件随处可见。分束常见的是通过在光学元件表面镀一层或者多层膜的方式,来实现透射和反射两束光的分束,两束能量的比值,可以通过膜系调节,常见是半反半透。

      分束元件多样化,通用的有两种,一种在平板上镀膜,另外一种则是在直角棱镜的斜面上镀膜,然后将两个直角棱镜斜面胶合,得到我们即将仿真的立方分束棱镜。



这里不再对分束棱镜的基本原理进行赘述,本帖主要讲解利用ZEMAX序列进行构建立方分束棱镜(简称BS)。
对于这样一个模型我们进行简单的分析,光束经过分束棱镜之后,将产生两束光,进行传输,对于这种光传播超过一个通道的,多个像面的光学系统,在序列中肯定是需要采用多重结构,这里大家可以琢磨下。


1、初始结构构建



       上图就是最终需要完成的结构,这里把在半反半透面透射的通道作为初始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另外一个结构,这里设置的立方棱镜的口径是10mm,具体每个表面参数如下所示。



2、多重结构构建



       此时建立多重结构,新建一个组态,在组态中对上一个结构不同的参数进行修改,材料,厚度,坐标间断点的角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坐标间断点对于光轴偏转的辅助作用,局部坐标变换带来的倾斜与偏心次序带来的实际影响。


对应的多重结构数据表如下所示:




3、注意事项



 (1)设计过程中,入瞳孔径是立方棱镜边长的根号2倍;
 (2)默认的光学元件外形是园,需要在属性中进行设置;
 (3)序列光学局部坐标传递过程中,坐标的变换,另外特殊面形对于局部坐标无影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访问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