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喵-光学课堂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前装W-HUD/AR-HUD成像光学设计(二)

2021-12-16 17:22| 发布者:Davis| 查看:2192| 评论:0|原作者: 冰糖雪梨说光学

上篇文章介绍了W-HUD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流程,从初始结构建模到优化变量和约束函数设置,再到自动优化设计。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优化设计结果的评价分析,从设计结果来分析系统是否满足成像质量要求。

W-HUD/AR-HUD成像质量的评价,主要包括MTF和畸变两个方面。关于MTF,主要是分析成像系统在PGU所能解析的极限空间频率下所对应的MTF值,同时也要分析在不同眼盒位置、不同视场角对应的MTF值。关于畸变,主要是对不同眼盒位置对应的畸变量进行分析。


调制度M与调制度传递函数MTF的定义

首先着重解释一下MTF,英文全称是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中文翻译为“调制度传递函数”。MTF表示不同频率的正弦分布函数经过光学成像系统后,其对比度的衰减程度。用更通俗一点的话说,MTF表示经过成像系统后,图像的调制度M2与原图像的调制度M1的比值,表征光学系统的成像清晰度。
调制度M的定义是指呈正弦分布的图像的最大灰度值Imax与最小灰度值Imin的比值,即:
当图像的最小灰度值Imin为0时,调制度M=1。
由于光学成像系统一定存在像差(除了平面反射镜),所以图像经过成像系统后的调制度一定会下降。因此,光学成像系统的MTF一定小于1。光学成像系统的MTF越接近1,表明其成像质量越高。图1给出了两种不同MTF的示意图。

图1 调制度传递函数

上面所说的MTF均是基于正弦波函数经过光学成像系统的调制度变化。至于为什么是正弦波函数,简单的解释就是,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光信息理论中将物体发出的光波看作是不同频率的简谐波的集合,而简谐波的数学表达形式就是正弦波或余弦波。
HUD/HMD光学系统的原图像都是由显示器件提供的,比如LCD、OLED、LCoS、DMD等显示器件。这些显示器件的共同之处就是,图像是由很多个像素组成的。每个像素就是一个最小的显示单元,只能具有一个灰度值。因此,这些显示器件的信息都是离散的,这与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波不一样的地方(现实世界中的物点与显示器件的像素尺寸相比,可看作是无穷小)。利用这些显示器件进行成像的光学系统,其成像质量的实际测试方法不是采用基于正弦波函数的MTF,而是采用矩形波或方波函数的黑白线对进行实际测量和评价。
图2 黑白线对

通常,业内采用成像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黑白线对的成像质量进行评价。空间频率的定义是单位长度内的黑白线对数,一般采用lp/mm,即每毫米内的黑白线对数(line pairs per millimeter)。显示器件可解析的极限空间频率是由其最小显示单元(像素)决定的。


HUD光学成像系统MTF评价

以HUD业内常用的1.8inch TFT-LCD为例,像素尺寸是85.2um,则它能够解析的极限空间频率是1/(2x0.0852)=5.87lp/mm。对于常用的3.1inch TFT-LCD,像素尺寸是85.5um,对应的极限空间频率是5.85lp/mm。因此,我们就以6lp/mm作为采用TFT-LCD方案的W-HUD/AR-HUD的极限空间分辨率。

在光学优化设计过程中,眼盒Eyebox的大小是设置为130mmx50mm。人眼的瞳孔直径会根据环境光的强弱发生变化,变化范围一般是2mm~8mm。因此,在进行系统成像MTF评价之前,需要把眼盒的设置参数修改成与实际情况一致。通常情况下,在评价MTF的时候,将光瞳面的直径设置为4mm。本文中的评价结果也是按照4mm瞳孔直径进行评估。本案例中,我们对眼盒范围内取样9个点,来评价不同眼盒位置对应的成像质量,取样点如图3所示。

图3 眼盒范围内9个取样点

在Zemax中,FFT MTF分析默认给出的是基于正弦波函数的MTF曲线,在设置中可以选取方波(square wave)进行MTF评价。下图截取自Zemax手册,解释了基于方波与正弦波函数的MTF之间的关系。

面图4和图5分别给出了对眼盒中心位置处的基于正弦波和方波函数的MTF曲线。对比可以看出,成像系统各视场角对于方波函数的MTF值明显高于对正弦波函数的MTF值。通过对比眼盒其他位置的正弦波函数和方波函数的MTF发现,成像系统对于方波函数具有更好的传递能力。

图4 眼盒中心位置,基于正弦波的MTF曲线

图5 眼盒中心位置,基于方波的MTF曲线

图6和图7分别给出了眼盒内四个角落中的某一个位置处,各视场角基于正弦波和方波的MTF曲线。

图6 眼盒角落位置,各视场角基于正弦波的MTF曲线

图7 眼盒角落位置,基于方波的MTF曲线

针对光学成像系统设计的像质评价,在理论上通常还是采用基于正弦波的MTF进行评价,而在实际测量上是采用基于方波函数进行评价。W-HUD光学成像系统的MTF实际测试方法是,采用不同空间频率的黑白线对原图进行显示,然后对投影的虚像进行拍摄,分析基于黑白线对的MTF。

对于W-HUD光学成像系统,眼盒区域角落位置对应的成像质量会比眼盒中心位置的成像质量差。因此,下面我们以图6进行分析说明。在极限频率6lp/mm处,各视场角的MTF值均大于0.3,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结果。通常,W-HUD显示的信息对应的空间频率要远小于LCD能解析的极限空间频率。以我本人HMD/ HUD的设计经验来看,对于目视光学系统来说,在显示器件所能解析的极限空间频率的1/2,甚至是1/4时,光学系统最大视场角的MTF值能达到0.2以上就可以满足目视系统的实际使用要求。

如果采用点列图半径对系统成像质量进行评价,一般的要求是RMS半径不超过显示器件单个像素的尺寸大小。对于采用单镜片的VR光学系统,这个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对于眼盒内不同位置处的畸变,前装HUD通常要求最大畸变量不超过5%或3%。考虑到HUD整机部件、风挡玻璃与整车的装配误差,可能会需要对HUD整机进行畸变校正,矫正方法分为硬件矫畸和软件矫畸。

以上就是关于W-HUD/AR-HUD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的像质评价方法,经验有限,如有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赐教。

最后祝各位鼠年春节快乐!!!


点击下面链接,查看上篇文章。

前装W-HUD/AR-HUD成像光学设计(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访问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