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喵-光学课堂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一种折反射系统的光学设计

2021-12-17 11:21| 发布者:Davis| 查看:386| 评论:0|原作者: 光学资讯

摘要:该文章介绍了一种折反射系统的光学设计,并计算了光学参数。通过采用球面型、校正分量和聚焦分量设计,实现了良好的图像质量和聚焦能力。利用光学设计软件CODEV进行优化,并进行了仿真。该方案具有设计简单、结构简单、色差小、透射率高等优点。同时,该文章分析了校正组件和聚焦组件的位置等参数对消除像差和保证像面位置不动的影响。采用Maksutov-Cassegrain方案,利用弱焦功率校正组件和聚焦组件,实现了一种折反射系统的光学设计。可应用于雷达等光电系统中,提高光学器件的探测距离和图像质量。


 摘要: 

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计算了光学参数。为减少工程难度,设计采用折反式结构方案,所有表面均设计为球面型。此外,还设计了校正分量和聚焦分量,以提高图像质量和聚焦。利用光学设计软件CODEV对方案进行了优化,并对结果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结果在可见光范围内获得了良好的图像质量


 介绍:

与折射式光学系统相比,折反射光学系统具有设计简单、结构简单、色差小、透射率高等特点。因此,它在光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球面同轴两反光学系统,在优化时可以选择两个反射面半径和反射面间距作为自由变量。由像差理论得到,该系统只能消除三种主像差。对于另一种设计为非球面型的同轴两反系统,其自由变量较多,消除像差的能力较强。在实际应用中,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的加工、检测和安装困难制约了其应用。

 

为减小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在工程上的难度,可将表面类型设计为球面。同时设计了一个校正组件,使自由变量的数量足够多,通过优化提高图像质量。这就是折反射系统。根据校正组件与反射镜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前校正组件;另一种是后校正组件。根据像差理论,校正组件越接近像差产生的位置,越容易消除像差。考虑到折反射系统中需要消除的像差主要是由第一反射面产生的,因此设计前校正组件是合理的。另外,考虑到最后一个表面到像平面的距离往往足够长,可以在其中添加某个组件,如棱镜、滤光片、聚焦组件等。


背景:

某雷达配备了一个光学装置,其主要功能是对雷达探测到的目标进行成像。目标在可见波长内成像,然后将图像显示在屏幕上,使观察者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由于雷达的探测距离往往较大,在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光学器件的孔径应尽可能大,以提高光学器件的探测距离。此外,光学器件最好还应具有聚焦功能。该光学装置通过聚焦两个不同距离的标记,实现了雷达轴对光轴的校准功能。该装置是根据上述要求设计制造的。


设计过程:

1.1参数计算

首先要确定焦距。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需要在16km远的地方设置一个十字标记,并被光学器件检测到。Johnaon rule指出,至少应该有3个像素的成像空间,以捕捉标记。因此,焦距计算公式为

(1)

其中n为Johnaon rule指定的数字,通常为4;R为目标到装置的距离,指定为16km;p为一个像素的大小,根据探测器参数为4μm;Y为十字标记的宽度,指定为0.35m。因此,焦距f '计算得到731.4mm。对于另一个距离3km,宽度0.1m的标记,通过f’,n, R, p, Y计算得到的n值也符合Johnaon rule。最后,焦距为740mm左右。

 

根据机械设计的要求,光学系统的孔径指定为150mm,探测器的尺寸为1/1.8英寸。从而可以计算出视场和其他光学参数。如表1所示。


 

  1,1光学方案

当焦距大于500mm,孔径大于100mm时,应采用折反射系统方案。为了减小大口径非球面反射镜在工程上的难度,可以将反射镜的表面类型设计成球形。同时,还需要设计一个校正组件和一个聚焦组件。利用校正组件消除大反射镜产生的像差,提高像质;利用聚焦组件对不同距离的目标进行聚焦,保证像面位置不动。

 

根据以上分析,最终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名为Maksutov-Cassegrain的折反射系统。在第一反射镜前设计了弱焦功率校正组件,在消除大反射镜产生的像差的同时引入小像差。在校正组件的最后表面的中心区域喷反射涂层,以作为第二个反射面。这种结构已经在一个名叫Questar的著名望远镜上使用了很多年。同时,设计了一个聚焦组件,其实质是通过沿光轴运动来补偿像面的位置变化。聚焦组件也是弱焦功率,这样聚焦时焦距和视场不会发生变化。

 

可以计算出聚焦组件的最大位移。光路图如图1所示,它既适用于有限距离的物体,也适用于无限距离的物体。带下标1的字母表示前透镜的参数,带下标2的字母表示补偿透镜的参数。所有参数都标在图上了。


 

已知

(2)



参数之间的几何关系表明

(3)

以上公式可简化为

                                                                                                           (4)

根据上面的公式,一旦前透镜的焦距(f1')、校正组件的焦距(f2')和光学系统的总长度(L) 由设计结果确定,聚焦组件的位置(d)可以由物距(l1)计算得到。因此,聚焦组件的最长位移为由=3km与=16km计算的d之差。


设计结果:

设计结果如图2所示。校正组件由两块弱焦功率透镜组成。其中一个透镜是正焦距,另一个是负焦距,因此校正组件的总焦距远大于折反射系统的总焦距。将校正组件的最后一个表面的中心区域作为第二个反射面,遮拦比0.32。在第一个反射镜的中央有一个孔。此外,在第一反射镜的后面设计了一个滤光片和一个聚焦组件。聚焦组件为一个消色差双合透镜,其最长位移为-3.4mm

 



成像质量:

对于成像光学系统,可以利用色散光斑直径和调制传递函数(MTF)进行成像评价。此外,校准轴系统还要考虑畸变。

 

3、图4、图5分别为系统聚焦于3km和16km的点列图、MTF和畸变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1)色散斑的直径为3μm,小于探测器的一个像素大小。

  (2)在120lp/mm时MTF大于0.35,接近衍射极限。

  (3)最大视场畸变小于0.1%。

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成像质量较好,设计结果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 



公差分析:

最终结果的所有表面都被设计成球面。与使用非球面的结构相比,该设计最大的优点是加工和装配的公差不是很严格。其中一个原因是球面有无数的对称轴,所以在球面元件之间对准并不困难。

 

为了确定设计结果的公差,采用50lp/mm处的MTF作为反演灵敏度分析的度量值。公差值如表2所示。



总结:

为了满足对雷达轴线的标定要求,选择了一种可行的方案,设计了一种全球面聚焦的折反射光学系统。与相同功能的系统相比,该设计具有元件少、结构简单的优点。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所有元件的表面,包括第一个反射镜,都被设计成球面。因此,系统的成本降低了。此外,系统所用材料均为环保玻璃,工艺简单,工程可行性高。在后续的设计工作中,考虑了系统的总重,以及温度和运输环境的适应性,以确保设备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完成预期的功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访问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