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喵-光学课堂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ZEMAX光学设计实例(120)---一个双分离消色差物镜的设计

2021-12-20 10:24| 发布者:Davis| 查看:2377| 评论:0|原作者: 小小光08

摘要:这篇文章介绍了ZEMAX光学设计实例,详细讲解了双分离消色差物镜的设计流程。文章中提到了焦距归一化、F数、相对孔径、弥散斑、轴上像差、球差和色差曲线等概念,以及优化过程中的点列图和2D Layout。

引言:
焦距归一化的双胶合物镜的性能,由它的相对孔径或F数决定。也就是说,在可见波段,焦距归一化的双胶合消色差物镜所能达到的性能主要取决于F数。
随着F数的变小,弥散斑会非线性地增大,其中光圈数F=3时,差不多就达到双胶合物镜的最小F数了。
国际业界称大相对孔径的物镜为“Fast(快)”,这是因为快速曝光要求像的照度增大,从而要求增大相对孔径。在这种情况下,双胶合物镜就显得性能不足,需要修改设计。
双胶合物镜可以校正轴上像差,但在相对孔径加大时胶合面会引入过校正(校正过头)的高级负球差。如果将胶合面分离,加入一个小的空气间隙重新优化,就可能校正部分高级球差。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双分离消色差的物镜,指标如下:
焦距f`
波段
F=f`/D
视场ω
100mm
VIS
3
3.0°
 
设计流程:
(1) 系统参数设置
首先输入系统特性参数,如下:
在系统通用对话框中设置孔径。
在孔径类型中选择“Paraxial Working F/#”,并根据设计要求输入“3”;

                                             

在视场设定对话框中设置3个视场(0、0.7、1),要选择“Angle”,如下图:

在波长设定对话框中,选择F,d,C,如下图:

(2) 初始结构及优化
初始结构为双胶合,LDE的初始参数,如下图:

查看初始的2D Layout,如下图:


查看点列图,如下图:


在最大视场(3°)的RMS radius已经达到了73um,弥散斑显著增大。
球差-色差曲线,如下图:


(3) 双透镜分离
按“insert”在两个透镜之间插入一行,令T2=0.5mm,并设置为变量。LDE如下图:

打开MFE,添加操作数如下,其中CTGT操作数,控制两个玻璃间隔的中心厚度大于0.1mm,给权重1。


并将四个面的半径也设置为变量。
开始执行优化。
优化后的LDE,如下图:

此时的2D Layout,如下图:

 
球差-色差曲线,如下图:



尽管分离的间隔只有1mm左右,R2和R3的差别也不大,但球差曲线出现了更高级的分量,使得曲线整体更靠近纵轴,剩余球差LA`0.85=0.08,比相应的双胶合物镜的球差减小,从而弥散也变小。
点列图,如下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访问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