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喵-光学课堂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Zemax光学设计实例(101)---一个LCD SLM的变焦投影物镜的设计

2021-12-20 10:59| 发布者:Davis| 查看:838| 评论:0|原作者: 小小光08

摘要:本文介绍了使用Zemax进行LCD SLM的变焦投影物镜光学设计的实例,包括设计指标、仿真过程和评价函数。通过调节不同的焦距,实现投影图像大小的连续变化,并保证像质。

引言:
现在的投影仪几乎都采用变焦投影物镜,以适用不同的放映环境。投影物镜的变焦范围通常不算大,例如,焦距变化从35mm到50mm,变倍比1.2~1.4。
尽管变焦范围不大,但在光学设计上相比定焦投影物镜还是有很大差别,必须保证不同焦距的系统参数和像质。
 
设计指标:
设计一个使用0.7in LCD作为SLM的的变焦投影物镜,LCD的具体参数是XGA(1024×768),水平长度a=14.2mm,垂直长度b=10.7mm,p=0.014mm=14um;调焦范围为29~36mm。
波段/um
F
ω
OD/m
y`/mm
f`/mm
VIS
2
24.1°
1.5~5
-12.8
29.0
 
设计仿真:
(1)  系统参数
首先输入系统特性参数,如下:
在General系统通用对话框中设置孔径。
在孔径类型中选择“Paraxial Working F/#”,并根据设计要求输入“2”;
       

                   
在视场设定对话框中设置3个视场,要选择“Paraxial image Height”,如下图:

注意,在投影物镜中,偏置后的像高是确定的,但调焦过程中引起投影区域尺寸变化,物高和视场角是可变的,所以只能设定像方线视场。
在波长设定对话框中,设置F,d.C(Visible),如下图:


(2)  设计仿真
该投影物镜由8组11片透镜构成,光阑位于第12面,透镜后方有27mm厚的耦合棱镜,LCD前方有3mm的保护玻璃。

上图中,三个变焦间隔T9、T12、T19遵循合适的规律变化,就可以连续改变焦距,从而改变放大率,使投影图像的线性变化。T6为调焦间隔,在每个给定的焦距上,微调T6,就可以使投影距在1.5~5米的范围内成清晰像。

在镜头的结构中设计曲线槽,就可以通过变焦在一定范围内获得图像大小连续变化的清晰像。
 
LDE的初始结构参数,如下图:

由调焦范围为29~36mm先定义三个组态(Config):取变焦区间的两端和中点,分别为29mm、32.5mm、36mm。
按F7打开MCE,增加9个组态,每个组态表示一组参数,分别增加OD、T6、T9、T12、T19,如下图:

其中,Config 1~Config 3的焦距(29mm)大致相同,为一个焦距组,在该组内变焦间隔T9、T12和T19不变,而调焦间隔T6不同,导致不同的投影距T0及不同的投影像的线度。
T6的厚度独立变化,Config 2、Config 3的T9、T12、T19都跟随Config 1(设置为Pickup)。
同理,Config 4~Config 6(32.5mm),Config 7~Config 9(36mm)为另两个焦距组。
在全部调焦的过程中,物镜长度变化很小。
在设置评价函数时,实质上是对三个定焦投影物镜的评价函数子模块的连续排列,在第一个模块前加上运算符“CONF=1”,表明以下的各操作数都只对Config 1起作用,其中厚度T6、T9、T12、T19由MCE规定。
EFFL操作数,控制每一个焦距组的焦距,分别为29、32.5、36,并给权0.4。
RANG操作数,为像面上1视场主光线与光轴的夹角(弧度值).
CONS操作数,定义一个常数57.295,为180/π。
PROD操作数,将弧度值变为角度值。

查看3D Layout,如下图:



MTF的截止频率为1/(2p)=36mm-1,MTF曲线如下图: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访问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