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喵-光学课堂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Zemax光学设计实例(83)---在非序列模式下LD阵列的光束整形

2021-12-20 11:05| 发布者:Davis| 查看:2236| 评论:0|原作者: 小小光08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非序列模式下使用Zemax进行LD阵列光束整形的过程,包括快轴准直和慢轴准直。FAC和SAC被用来实现快轴和慢轴的准直,以提高LD阵列光束质量。
 
导论:
半导体激光器(Laser DiodeLD)是很常用的激光器件,普遍应用在光通信、激光泵浦等领域。阵列LD通常因为管芯空间分布的原因导致光束质量较差,需要光束整形以后才能使用。
本文以LD bar条为例,介绍在非序列模式下对LD阵列的光束整形。
 
ZEMAX仿真:
(1)    单个LD的仿真
在非序列模式下,可以用Source Diode来模拟LD
首先将系统波长设置为808nm
Non-Sequential Component Editor中输入LD的相关参数,如下图:
 

                         

将第1行的Object Type设置为Source DiodeLayout Rays(绘图光线数)设为50Analysis Rays(分析光线数)设为1000000Astigmatism(散光)设为1.5X-divergence(慢轴发散角)设为5(半角),Y-divergence(快轴发散角)设为15(半角),X-SuperGauss(慢轴超高斯参数)设为1Y-SuperGauss(快轴超高斯参数)设为1X-Width(慢轴光源宽度)设为0.1Y-Width(快轴光源宽度)设为0.001,其他参数默认。
将第234行的Object Type设置为Detector Rectangle,探测器的位置分别为0.010.55mm,像素设为500×500,如下图:


查看NSC 3D Layout,如下图:

然后打开探测器窗口(Detector Viewer),并追迹所有探测器光线,观察不同位置的光线分布,如下图:
Z=0.01时:

Z=0.5时,

Z=5时,

有关非序列模式下单个LD的模拟可参考: Zemax光学设计实例(41)---在非序列模式下模拟激光二极管
 
(2)    LD阵列的仿真
可以在单个LD的基础上,只需要修改其中的参数,就可以仿真LD阵列。
我们仿真20个管芯线性排列(X方向)的LD Bar条,将参数Number X修改为19Delta X设置为0.5,如下图:


查看NSC 3D Layout,如下图:

然后打开探测器窗口(Detector Viewer),并追迹所有探测器光线,观察不同位置的光线分布(可以调整下探测器的大小),如下图:
Z=0.01时:

Z=0.5时:

Z=5时,

Setting对话框中,ShowData类型可以设置为IncoherentIrradiancecoherent IrradianceSmooth为平滑参数,可以设置不同的大小,让图像看上去更平滑。
 
(3)    LD阵列光束整形---快轴准直
使用快轴准直器(FAC)对LD阵列的快轴方向进行准直。
FAC的材料为S-TIH53,长度12mm,宽度1.5mm,厚度1.5mm,有效焦距0.91mm@808nm),后焦距0.09mm@808nm),数值孔径NA0.8,后表面为非球面,曲率半径为-0.881,二次非球面系数为-0.1
3行,FACObject TypeToroidal lensPositionZ0.09(后焦距位置),MaterialS-TIH53RadialHeight(半高)为0.75X Half-Width6Thickness1.5Radius 2(后表面曲率半径)为-0.881Coeff2y^2(二次非球面系数)为-0.1,其他参数默认。如下图:

查看NSC 3D Layout,如下图:

打开探测器窗口(Detector Viewer),并追迹所有探测器光线,观察不同位置的光线分布(可以调整下探测器的大小),如下图:
Z=0.5时:

Z=5时:

从上图看出,虽然快轴方向上的发散角得到压缩了,但慢轴方向上的发散角还是很大。
 
(4)    LD阵列光束整形---慢轴准直
使用慢轴准直器(SAC)对LD阵列的慢轴方向进行准直。
SAC的材料为S-TIH53,长度12mm,宽度1.5mm,厚度0.55mm,有效焦距2.88mm@808nm),后焦距2.58mm@808nm),数值孔径NA0.65,节距0.5,曲率半径2.37
慢轴准直镜是由多个小透镜组成的透镜阵列,本文中用Array类型来生成柱面镜阵列,Array类型是在某个父体组件的基础上生成阵列组件,只要建好了父体组件就可以随意生成阵列,适用性更广泛。
4行,先输入父体组件的参数,ObjectTypeToroidal lens(柱面镜),Z Position-3.23(不在光路中即可),MaterialS-TIH53Tilt About Z90Radial Height(半高宽)为0.25X Half-Width0.75Thickness0.55Radius 2(后曲率半径)为-2.37,其他参数默认。
为了使第4行的父体不影响光路,需要在Object4 PropertiesType对话框的Rays Ignore ObjectAlways,并在Draw对话框中勾选Do Not DrawObject。如下图:


5行,为基于第4行为父体的阵列组件,Object TypeArrayX Position5Z Position3.2Tilt About Z90,父体组件(序号)为4Number of Y`(阵列数目)为22Delta Y`(单元间距)为0.5,其他参数默认。
将第67行的Detector Rectangle,探测器的位置分别为515mm,像素设为500×500
如下图:


需要注意的是,父体的参数不会都传给阵列物体,例如坐标位置与坐标倾斜参数都不会传给阵列物体。
 
更新NSC 3D Layout,如下图:

重新追迹光线分析结果,如下图:
Z=5时:

Z=15时:

如果在以上两个距离的光斑大小差异明显,可以修改SACZ轴位置继续优化。
这样,利用FACSACLD阵列的光束整形就做完了。

作者有话说:有问题或建议欢迎大家留言,由于我不是每天都登录公众号,超过48小时后就不能主动给大家回复留言了。如果有什么需要讨论,也可以发我E-mail(danny909@163.com)。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访问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