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物镜的作用是将被光源照明的投影物体成像在屏幕上,保证成像清晰、物像相似,与照明系统合理配合,保证屏幕上有足够的光照度。 (一)投影物镜的光学特性有: (1) 视场 投影系统中,成像范围不用视场角表示,而直接用投影物体的尺寸----线视场表示。 屏幕尺寸是确定的,屏幕框实际上就是投影系统的视场光阑,它的大小就决定了投影物镜的线视场。 根据放大率公式,
将已知屏幕尺寸带入y`,便可根据放大率β算出投影物镜的最大线视场。
(2) 相对孔径 投影物镜的作用是把投影物体成像在屏幕上,通常,屏幕距投影物镜距离与物镜焦距相比,达数十倍,因此,可认为投影物平面近似为物镜的物方焦平面。 像面光照度:
由上式可知,光照度与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相对孔径是投影物镜的一个重要光学性能。 另外,光照度与放大率的平方成反比,当放大率增大时,为了保证屏幕上具有一定光照度,必须加大相对孔径。 需要注意的是,相对孔径加大,像差也加大,为了获得清晰的像,物镜的结构必然要复杂。
(3) 放大率 放大率影响投影物镜的最大线视场和相对孔径。 放大率越大,屏幕上的像越大,测量精度越高。 对于测量用的投影仪,放大率的准确性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测量精度,为此必须严格校正投影物镜的畸变,通常要求不同视场的相对畸变量不超过0.1%。 (4) 工作距离 投影仪的屏幕距离是确定的,我们把与屏幕共轭的物平面到投影物镜第一面的距离叫作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的大小直接影响投影仪的使用范围。 工作距离与物镜放大率,物像之间的共轭距有关;物镜焦距一定,放大率低,工作距离就长;当放大率一定时,物像之间的共轭距大,工作距离就长。 物镜的工作距离与它的结构型式有关,在焦距相同条件下,反摄远物镜具有较长的工作距离。 (二)投影物镜的结构型式: 投影物镜和照相物镜的工作状态恰好相反,但从视场角、相对孔径等光学特性角度来看,二者同属一类光学系统。 视场较小时:校正球差,彗差,轴向色差,多采用等明型物镜。 视场较大时:校正球差,彗差,轴向色差,还需校正像散,场曲,通常采用三片型物镜、天塞型物镜,双高斯型物镜。 要求工作距离长时,需要用反摄远型物镜。 测量用长工作距离透镜,结构简单,但系统较长,大约是焦距的3.9倍。 检查仪上用的长工作距离物镜,系统长度较小,仅为焦距的1.4倍。
如果投影物体是不透明的,投影物镜只能用被光源照明后从投影物体上漫发射出来的光线成像,其光能量仅为透明物体情况下的几十分之一。为了在屏幕上得到足够光照度,必须采用大相对孔径物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