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基本结构:垂直于PN结面的一对平行平面构成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它们可以是半导体晶体的解理面,也可以是经过抛光的平面。其余两侧面则相对粗糙,用以消除主方向外其他方向的激光作用。激光二极管由于PN结发光位置不同,形成了两个方向的发散角,称之为激光二极管的快轴和慢轴,平行于PN结的方向为慢轴方向,垂直于PN结的方向为快轴方向,对于发光角度来说,快轴的发散角要大于慢轴发散角,一般两者的比值在2-3倍左右。 一般我们在ZEMAX中使用非序列模式来模拟激光二极管光源,方法较方便快捷。而当遇到较复杂系统运用或要求较高或光路优化时,需要在序列模式下模拟出激光二极管光源,此时光源模拟就较为复杂。 设计一个单管的边发射激光二极管,波长808nm,快轴发散角是25度(1/e2,全角),慢轴发散角是11度(1/e2,全角),像散(Astigmatism)为0.1mm,Astigmatism,是像散因子,即光束在X轴方向漂移的大小,当设置此参数时,说明二极管不是理想的点发出的。
设计流程: (1) 理论计算: 利用理想圆柱透镜 (Paraxial XY) 的设置,加上点光源来完成。
由已知的LD的规格: 半发散角θx = 5.5°; 半发散角θy= 12.5°; 像散t = 0.1 mm; 则,可以由公式计算出: 放大率M= tanθx / tanθy=0.43; t1=t/(M+1)=0.0699; t2=Mt/(M+1)=0.03; 光焦度φy = (M+1)^2 / Mt=47.556。 (2) ZEMAX仿真: 将以上计算所得的数据输入到ZEMAX中。 在WavelengthData中,输入波长为0.808um,如下图所示: 在Aperture中,在孔径类型中选择“Object Space NA”,并根据设计要求输入“0.0958”;(NA=nsinθx);Apodization Type选择“Gaussian”,Apodization Factor输入“0.3466”(因为这样在Aperture最边缘处,也就是NA=0.0958的位置,强度会刚好是二分之一。) 如下图所示: 在LDE中输入激光而激光的参数,如下图: 物面到第1面的距离为t1=0.0699; 第1面为光阑面,X-Power=0,Y-Power=φy =47.556; 第1面到第2面的距离为t2= =0.03。 以上的数据可表现光源的情况。X方向的发光点是在第0面,而Y方向的发光点是在第一面开始t2的位置上。 查看3D结构图,如下图: 查看在像面的光斑图: 查看点列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