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菲涅耳公式 (1)菲涅耳公式 当光通过不同的介质界面时,入射光分为反射光和入射光两部分,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决定了它们的方向,而这两部分光的强度和振动的取向,则需要用电磁理论来讨论。 因为光在介质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其平行于入射面的分量(又称平行分量,用 p表示,或简称p分量),与垂直于入射面的分量((又称垂直分量,用s 表示,或简称s分量)的行为不同。 自然光和偏振光都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所以讨论光在透明介质界面上所发生的现象,可以借助于讨论两个特定的线偏振光来进行。 本节从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和振幅关系,推出菲涅耳公式,并从菲涅耳公式推出布儒斯特定律,斯托克斯定律,反射光强度和相位的变化。 光是电磁波,光在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应满足电磁场的边界条件,即 将入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分解为s和p分量。
为便于讨论,取入射面,分别用两个图描述电场 s 分量和 p 分量在反射和折射时振动振幅及方向变化。 (2)首先讨论电场的p分量: 先确定入射面内 再根据 确定 图中六个分量都是O点处的值,为明显起见,画在远离O点的位置。 由边界条件, 各切向分量之间关系可表示为
根据 即
联立(1),(3),并代入 得p分量 振幅反射比: 振幅透射比: (3)讨论电场的s分量: 对于 s 分量,同理有 解得s分量 振幅反射比: 振幅透射比: 上面推导出的四个式子,称为菲涅耳公式。对于外反射和内反射都适用。 2、布儒斯特定律 根据p分量振幅反射比 当 因此任何偏振态的光,若以满足 由折射定律得 上式的关系叫布儒斯特关系。 由于 例如:空气中折射率为1.5的平板玻璃,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 入射到第一界面上。第二界面上的入射角也恰为布儒斯特角 因此反射光中只有s分量。透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反射起偏和透射起偏: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玻璃片堆(由二十多个玻璃片组成)上,反射光是振动面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振光。透射光偏振度非常高,也可视为线偏振光,振动面平行于入射面。
3、光强、能流的反射率和透射率 (1)光强反射率和透射率 由光强公式, 定义光强的反射率:
定义光强的透射率: (2)能流反射率和透射率
定义:
4、光在空气玻璃界面上的反射 (1)光在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外反射 右上图是振幅反射率随入射角变化的曲线,s分量总是负值,p分量当入射角大于布儒斯特角时为负值,在这两种情况下,反射光与入射光相比,有的相位变化。这个变化,表示在右图的相移曲线中。 用这两曲线,可以解释外反射垂直入射和略入射时的相位突变。
(a)外反射垂入射时的相位变化
(b)外反射掠入射时的相位变化
(2)光在玻璃和空气界面上的内反射 内反射垂直入射时无相位变化
光在各向同性的介质界面反射时,一般会引起偏振态的变化: 若知入射光的偏振态和入射角,可以由其反射特征辨别反射光的偏振态,方法可以分为两步: (a)将入射光在入射点处分解为p分量和s分量,两分量的振幅 (b)反射光中
|